二手進口臥式車床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精度下降是常見問題,其根源多與機械磨損、部件老化及裝配間隙增大相關。解決此類故障需從結構特性出發,采取針對性修復與優化措施,以恢復設備加工精度。
導軌副磨損是精度下降的主要誘因之一。長期滑動導致的導軌面研傷、幾何精度超差,會直接影響工件的直線度和平行度。對此可采用刮研修復技術,通過人工研磨調整導軌面接觸點分布,恢復其直線度;對于磨損嚴重的導軌,可采用金屬噴涂或電刷鍍技術填補磨損層,再經精密磨削達到規定精度。同時,定期更換導軌潤滑油并調整潤滑方式,可減少摩擦磨損,延緩精度衰退。
主軸系統的精度衰減同樣關鍵。主軸軸承的間隙增大、軸頸磨損會導致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超標。解決時需先對主軸組件進行拆解清洗,通過測量確定軸承磨損程度,必要時更換高精度滾動軸承;對于主軸軸頸的輕微磨損,可采用研磨修復,配合調整軸承預緊力,恢復主軸旋轉精度。此外,主軸箱內的齒輪嚙合間隙過大也會影響傳動精度,可通過調整齒輪中心距或更換齒輪副,減少傳動誤差。
進給系統的精度問題多源于絲杠螺母副的磨損。反向間隙增大、螺距誤差累積會導致進給精度下降。可通過調整絲杠螺母的預緊力,減少反向間隙;對于磨損嚴重的絲杠副,需更換新件并進行螺距誤差補償,利用數控系統的參數設置抵消部分累積誤差。同時,定期清理絲杠防護裝置,防止切屑進入螺母副,可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精度修復后需進行系統性校準。通過激光干涉儀檢測進給系統定位精度,使用百分表測量主軸跳動,確保各項指標符合加工要求。此外,建立定期維護保養制度,對關鍵部件進行狀態監測,可及時發現潛在故障,避免精度再次快速下降,從而充分發揮二手進口臥式車床的使用價值。